(编注:该文为澎湃科技与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“抢占未来产业”系列报道之一,原文首发于澎湃新闻)当下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,各国都在积极孕育孵化代表新兴科技方向、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未来产业,抢占竞争制高点。
(资料图片)
关于未来,充满着种种可能,何种产业才能堪称未来产业?如何才能为在这场关于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?澎湃科技联合上海中创未来产业研究院特推出“抢占未来产业”专题报道。
自2022年9月上海发布《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》后,上海各区县也在快马加鞭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。未来产业的发展要依托于现有基础,那么各区县都具有哪些先行优势,又存在哪些有待加强的短板,本篇以上海金山区为例,剖析该区在发展未来产业的强与弱,以及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路径。
金山曾是上海传统化工的重镇,如今是南北转型战略的重要区域之一。依托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两大化工基地、两个市级产业基地、市区两级的特色产业园以及服务业承载空间,金山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正从“化工老区”向“上海湾区”大步迈进。聚焦存量“焕新”、增量“换乘”,化工产业向精细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方向发展,碳谷绿湾产业园成为上海产业园区“二转二”整体转型的重点园区;新材料、智能装备、生命健康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。未来,仍需持续塑造南转型的核心名片,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优势。
新兴动能领域加快塑造特色名片
1、材料优势特色突出
金山二工区
金山区是全国七大化工产业基地之一,拥有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链,涵盖炼油、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等领域,总产值突破千亿元。近年来,金山大力推进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发展,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,与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两大化工基地共同推动碳谷绿湾产业园“绿色升级”。新材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,“金山区纤维材料产业集群”成功入围国家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。碳谷绿湾产业园是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,重点发展碳纤维材料、功能性膜材料、先进半导体材料、高分子材料、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。目前,园区内集聚了巴斯夫、亨斯迈、科莱恩等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,以联乐化工、新旺科技、库贝化学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数量占比超80%。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,复旦大学碳纤维研究院已具备复合材料工艺研发、零件试制和性能测试等服务能力,并与东华大学、上海石化等组成创新研发联合体。中天科盛突破了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原材料“卡脖子”的问题。
2、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
上海湾区生物医药港
金山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,2022年全区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,位列郊区第二。湾区生物医药港作为5个市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之一,聚焦生物制剂、细胞产业、精准医学等细分领域,建设了“金创园”、“金准园”、“金工园”。目前,汇集了以科济生物、恒润达生等企业为代表的CAR-T细胞企业,其中科济生物在全国CAR-T细胞企业中排名第一,拥有中国首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CAR-T细胞商业化生产基地;依托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,引入了青赛生物、复星凯茂、东富龙等疫苗产业上下游的领军企业。深化“研发在张江、制造在金山”合作机制,湾区生物医药港与张江科学城紧密联动,合作设立了张江金山生物医药园。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,引进了南模生物、上海实验动物中心、西普尔必凯等一系列模式动物试验平台。在校企合作方面,与复旦大学药学院、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长效引才机制,并在上海中侨大学开设生物制药技术专业。
3、无人机产业蓄势起飞
华东无人机基地
依托华东无人机基地,金山已初步构建了“一基地七中心”的无人机产业生态,涵盖研发制造、适航检测、飞行服务、展示交易等一系列环节,金山无人机产业擦亮“上海制造”的一张闪亮名片。如今,华东无人机基地已累计引进各类研发制造型、应用服务型、研发测试型无人机企业40余家,代表性企业有峰飞航空、中信海直、如意航空、翰动浩翔等。作为全市唯一的无人机特色产业园区、全国首批“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”,基地积极推进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与海岛间低空物流运输商业化探索,创下多个国内“首次”,例如完成我国首次使用eVTOL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超长距离海岛场景物流运输的实践。同时,金山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出台无人机产业发展“十八条”政策,设立无人机产业专项资金。
4、科创湾区崭露头角
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成功创建市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
金山以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为核心,集聚创新要素,搭建科创平台,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。产业集聚度不断显现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是“上海湾区”城市品牌的策源地,围绕发展生命健康、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,成功创建市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基地,阿里云、中经云、红星云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,去年基地的软信业收入占比高达70%。科创主体集聚度不断提升,作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拥有近3000家企业,其中科技型企业近百家,吸引了汇马医疗、天徵聚合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。创新平台加快联动,上海湾区科创中心与多所知名高校机深度合作,搭建了中国科技开发院上海湾区创新基地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湾区科创产业园、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上海湾区联合研究与转化中心等平台。
南转型还需提速,显示度有待增强
作为全市南北转型的重镇,金山区承载着重要的使命,当然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。从转型进度来看,整体的显示度还不够明显,还尚未完全颠覆大家对金山“化工城”的总体印象和定位,面向未来的转型仍需加速和提升显示度。
1、化工优势的延伸、裂变和升级不够
化工是金山的传统优势,具有深厚的积淀,而化工本身的产业链延伸和升级应用也非常广泛。从金山本身来讲,在针对化工产业是否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战略方面也一直相对纠结,针对化工产业向新材料方向升级的推动相对缓慢。近年来,高度重视在材料创新方面的引领,引进复旦碳纤维研究院等创新平台,但向前沿高端材料延伸转化还不明显,对创新的布局相对较晚。材料优势赋能其他产业发展还有待深化,比如碳纤维材料在无人机领域也有相关应用,但目前来讲,不同行业领域产业之间的联动还存在不足。
2、新兴动能规模体量不足
无人机、生物医药、软件信息等新兴动能在加快培育,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在上海市的格局中已经具有一定显示度,但总体的体量规模还比较小;无人机领域,龙头企业集聚还不明显,与国内深圳等地的无人机基地还有一定差距,无人机的产业链尚未形成,应用场景以及相应的制度政策突破优势也不够突出,当然这也与上海整体对低空经济放开的力度不足有一定关联。软件信息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,有赖于科创湾区整体生态的打造和完善,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才的导入。
3、“桥头堡”地位尚未破局,城区辐射功能有待提升
从理论上来讲,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,金山的区位优势得到一定的凸显,金山也因此将“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”作为城区定位,以谋求在更广阔空间格局中的地位提升。但是实际的成效来讲,“桥头堡”的功能和效应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,一方面,金山城区在上海的地位相对处于交通区位末梢,高端资源集聚不足,彰显高品质的城市功能元素还不明显,对长三角周边资源和产业的集聚与吸引力有所欠缺,因此,也较难发挥服务和辐射功能。
构筑未来新引擎,引领南转型加速
1、围绕“上海湾区”,塑造南转型的核心名片
上海湾区是金山南转型的核心承载和希望所在,有望成为代表金山新兴动能和创新发展的全新名片,也是金山努力塑造的全新城区品牌。当前,湾区的空间框架已经比较清晰,就是构筑“一谷、一城、一区、一带、一中心”的发展格局。从引领未来新赛道和未来动能的角度,一谷、一城、一中心是未来的战略重心。一谷即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,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,强化碳纤维创新资源功能,力争成为全市工业园区“二转二”整体转型发展的示范区,打造成为国内绿色节能、安全和谐的示范园区。一城即湾区健康医学城,一中心即湾区科创中心,重点是强化各类创新要素的布局,引进创新平台、搭建研发转化、孵化加速、成果转化等各类服务平台,打造专业品牌标杆孵化器,引进各类科技专业服务机构,打造成为引领园区创新活力的核心引擎。另外的一区即滨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、一带即金山大道经济走廊,可以与未来技术的展示、应用及服务生态构建相结合,并成为营造区域发展环境和城市服务功能的承载,共同提升城区品质、赋能新兴产业发展。
2、面向“四化”升级,打造未来材料创新高地
材料产业是金山重要产业名片,未来材料也是上海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,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,并且与其他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,是很多产业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环节的关键,金山区材料产业在全市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。下一步要坚持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生物化路线,高端化,就是要围绕着落实膜都、维都三年行动计划,依托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这一平台,攻克纤维领域的核心技术,强化金山未来材料的创新策源功能,并探索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路径,加快打造碳纤维产业高地。智能化,就是推动AI+新材料研发,积极推进材料创新数据库建设,注重实验技术、计算技术和数据库之间的协作和共享,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。生物化,就是向生物医药纤维、合成生物材料方向延伸,发展代表前沿方向的领域。融合化,促进行业融合发展,政府为主搭建各类行业对接平台,为区内的材料企业和无人机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融合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台,促进产业融合发展。
3、聚焦生物经济+低空经济,催化新动能赛道
生物医药努力凸显“极化地位”。重点依托金山工业区、金山二工区、湾区科创中心、公卫中心以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等载体,形成基因和细胞、绿色生物医用材料、临床应用与成果转化、医药器械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,努力打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,打造长三角高端、大规模制药装备和医疗器械制造基地。发力低空经济,占据未来空中交通前沿。低空经济是金山的又一张产业名片,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,伴随着市场需求的爆发、技术的成熟以及政策的放开,有望打开未来的潜力空间。下一步,金山区要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政策,吸引无人机领域的企业集聚,开辟无人的应用场景,成为全市低空经济的先行区。
4、加强多元联动,增强转化承载和辐射服务功能
依托自身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,积极融入杭州湾发展格局,加强与张江以及长三角毗邻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,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,提升产业对外合作发展水平。加强与张江地区的联动发展,积极承接张江创新研发成果转化,探索通过财力分配、产值分摊、股权纽带等共享共赢的投入机制和产出分享机制,形成“张江研发-金山制造”的联动分工格局。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,加强湾区健康医学城与长三角生物医药及卫生资源合作,加强无人机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合作,优化城区发展品质和环境,打造城市功能的集聚中心,着力增强长三角南部门户城市功能要素配置,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功能能级。(作者:丁国杰,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高级副院长,王诗悦,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产业集群研究促进中心助理研究员)
注: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!
编辑:达利敏
标签: